【裁判要旨】
“恋爱合约”物化了人的感情,对人的情感关系通过概率进行标价,并以感情关系的破坏、终结盈利,有违公序良俗。恋爱关系也不具有我国法律承认的合法利益,合同对购买者与心上人的恋爱时间、办理结婚登记时间也作出限制,实际是设定一种投机风险,有违我国婚姻自由的原则。
【基本案情】
2018年12月,张某花费399元在某平台上购买某融公司销售的一款恋爱合约产品,约定合同生效后三年至十年期间,张某若与合同所载明的心上人在中国境内登记结婚,某融公司将赔付一万元现金。后张某于2022年1月26日与“恋爱合约”中的“心上人”登记结婚,向某融公司要求兑现承诺无果。张某诉至法院,要求某融公司履行“恋爱合约”中所约定的标的物一万元,并赔偿张某为诉讼支出的各项费用一万元。
【裁判结果】
涉案“恋爱合约”属于无效合同。
【裁判理由】
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:某融公司所推出的恋爱合约产品不具有法律承认的合法权益,恋爱关系很难找到一个可界定的、法律意义上的标的物,无法界定其风险在哪里、如何计算风险经费、如何投保,约定的保险事故不会造成被保险人实际损失,纯属炒作概念的噱头性产品。此外,涉案“恋爱合约”未经有关部门审核监管,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秩序。某融公司销售涉案“恋爱合约”寄希望于概率性的事件来获取利润,减损了其他市场主体的诚实劳动价值,违背商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。因此,涉案“恋爱合约”属于无效合同。
【法律依据】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(现已失效)
第七条 当事人订立、履行合同,应当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,尊重社会公德,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,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
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合同无效:
(一)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,损害国家利益;
(二)恶意串通,损害国家、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;
(三)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;
(四)损害社会公共利益;
(五)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不得违反法律,不得违背公序良俗。
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。但是,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。
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。
【律师小结】
尽管有些事情在现实中很常见,但一旦上升到法律层面,可能就是违法行为,轻则属于民事范畴,重就可能涉及刑事犯罪。
公序良俗简单的说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,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/协议,属于法定的民事行为无效,一般还会涉及取得财产的返还。
对于涉及公序良俗的争议解决,要选对法律关系,一般是按照确认合同无效纠纷,而不是不当得利纠纷。